当前位置:首页 > 校友动态

五载求是,科研路上勇攻坚;一生戎马,战术水声文将军——老校友接受母校国防生采访实录

编辑:xdx 日期:2016-11-18 16:04 访问次数:817

胡均川是海军潜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军优秀教员,文职一级、技术一级。他领衔研制了第一套潜艇作战模拟软件系统,首次完成了对我潜艇作战能力的定量化分析。胡均川教授开创并投身于“战术水声研究”,为水声环境效应作战应用做出奠基性贡献。他是卫星遥感水下作战应用新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还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代潜艇水声目标识别系统研制。

(一)

胡均川教授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半导体专业。当年,正值国家大力发展半导体事业,人才紧缺,胡教授所在的物理系的一个小班在大三下半年整体调入了无线电系。毕业后在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70年服从国家分配应征入伍。

胡教授在浙大求学时,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主要依靠学校助学金,因此他认为自己是国家培养的人,要为国家报效终生。当时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是胡教授认为这样的艰苦生活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一是培养了节俭的习惯,一个月几块钱零用钱,理个发,买点肥皂、墨水和邮票;另一方面,生活条件艰苦,同学们心无旁骛、学习刻苦努力;此外,大家都艰苦,相互帮助蔚然成风,同学们之间非常团结。因此,大学时代给胡教授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大一时期

在胡教授看来,在学校的五年中,在“求是”的校风熏陶下,养成了努力进取、不计名利、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这对一生都带来庳益,是取得成绩的必要条件,为他之后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浙大在1953年高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中,保留了一部分理科,坚持了理工合校。胡教授认为他是一个受益者,他既有理论物理的理论基础准备,又有无线电工程学系的一定工程技术训练,这对以后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有很大帮助,使得他能在工作中遇到全新的问题时处变不惊,从容应对。

(二)

1978年,改革开放的到来,让科技工作者们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全国的科研院校恢复了正常的运作,军隊也一样。在“科学春天”,胡均川教授感到他思想上十多年的束缚一下松了绑,干什么都有使不完的劲。

胡均川教授在海军潜艇学院第一件工作就是作战研究计算机化。第一个课题就是“**潜艇作战能力分析”,主要工作就是潜艇水下作战仿真。建模的过程很复杂,潜艇有动力系统、情报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武器系统,当然还有作战对象、双方战术和环境等等。当时学院抽调了战术专家、武器专家、潜艇操纵的专家集中攻关,由胡教授负总责。

刚入伍时期

当时大家干劲充沛,吃饭、睡觉都在一起讨论,整个仿真工程仅仅用了四个月就完成了。这个工作对胡教授有很大意义,使得外行的他对潜艇作战的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也是从这个项目中,胡均川教授认识到水声环境对作战的影响极大。因此开始转向水声方向。之后他所有大的贡献都在水声领域。

由于水下作战强烈地受到海洋水声环境的制约,人们称潜艇战和反潜战就是“水声战”。胡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水声武器系统环境效应技术研究。在他的主持下,首次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第一代潜艇指控系统。他主持立项和参与完成的某项工程建设,为海军水下作战提供了有力的战场保障和决策支持,为创建了新学科“作战环境学”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已发展成为军队“2110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领域。

水声噪声目标识别是一个公认的国际难题,是海军装备建设中重要的短板。他以创新的思维和技术路线使识别系统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水平处国内领先地位。目前噪声目标识别系统已装备潜艇,为提高潜艇部队作战能力做出切实而重要的贡献。

 

胡教授介绍,在我国台湾以东和东海大陆架,有强劲的太平洋西边界流-“黑潮”流经,从赤道海域带来的高温高盐海水在东海大陆架边缘与低温低盐的陆架水形成交互,产生一系列的海洋锋和涡等中尺度系统。锋面和涡对水下声传输会带来强烈的影响。

陆军作战依赖地形沟壑,水下作战就是利用海洋锋和涡这些声传输的奇异区来排兵布阵。这些海洋的中尺度现象的空间地理信息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来获取。胡教授开拓了海军水下战场环境的许多新研究领域,在他的筹划和努力下组建了“**研究所”。该研究方向已成为海军科研新重点,为海军水下战场信息保障提供了新能力。

(三)

胡均川教授说部队非常需要年轻的知识分子。部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先进武器系统迫切需要有知识的战士来驾驭,信息化战争更需要新型有知识人来指挥。

胡均川教授希望学弟学妹们要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如果到部队去,首先要完成从民到兵的转换,尽快与部队的官兵打成一片。基层作战部队纪律严明、训练任务艰苦繁重,你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经得起艰苦生活的磨练。

 

要善于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把自己的知识用于解决具体问题。他说,你们将会遇到的问题,不大可能从书本上找到现成答案,靠你们自己去作创造性的结合和发挥。

现在武器装备信息化水平很高,新的作战概念和理论不断涌现,大学里学的知识是不够用的,所以你们必须善于自学,在学好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必须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这样在将来的工作、研究的中能够不断获取新知识,与时俱进。

当然还需要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勇于开拓新的领域。一些未知的领域往往充满着更多的机会,自然也会有更多的挑战。迎接挑战,让我们更加强大,勇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4级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生童利、赵攀